中國2015年資產證券化規模超6000億元
2016-04-12 15:19:56 來源:證券日報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胡建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地資產在新交所上市若成功,可能將有更多房企會效仿
房地產資產證券化版圖正在加速擴張!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資產證券化規模超過6000億元;2014年,中國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量為3118億元,較上年增長10余倍。
事實上,中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及信托產品需求強勁,多家中國巨型房地產企業都在房地產金融方面有野心,萬科如此,綠地控股亦如此。只不過,鵬華前海萬科信托產品是嘗試,而綠地控股近日拋出的打包酒店資產去新交所上市,則可稱之為真正回歸REITs的輕資產化方式了。
綠地棄港赴新所交上市
3月11日,綠地控股公告與榮耀基金旗下Amare投資管理集團在新加坡簽署協議,設立酒店業房地產投資信托并擬在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該酒店業投資信托計劃向綠地收購19家位于中國境內的酒店物業,總計價值約為人民幣210億元。
據了解,這將是迄今為止中國房地產企業發行的最大規模REITs,標志著中國房企資產證券化、輕資產化邁出重要一大步,此舉亦有利于綠地充分利用及放大其在大型商辦開發運營領域的優勢,通過房地產金融化,加強資產流動性,加快資金周轉率,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以國內酒店資產打包成REITs上市,綠地并非首例,兩年前,開元酒店已經在香港成立了開元產業信托基金,先綠地一步摘下“全球首支中國酒店REITs”的頭銜。不過就資產規模而言,綠地卻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老大,210億元的資產包也成為了目前為止中國房企最大規模的REITs。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為何放棄香港資本市場而選擇登陸新交所?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胡建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估值層面而言,香港和新加坡兩個資本市場基本一致,不像國內A股估值可能要高于上述兩個市場數倍。但綠地的輕資產化模式是真正回歸REITs的方式,這在國內是實現不了的。不過,新加坡資本市場相對于香港資本市場而言,有兩大優勢。一方面,中國企業在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并不多,新加坡對中國企業的融資開了很大的綠燈;另一方面,在新交所完成上市可能只需要6個月時間,而在港交所上市可能要耗時9個月-10個月時間,同時,港交所審查條件也比較嚴格。但是,想在新交所上市,產品回報率必須要達到7%及以上。
最重要的是,綠地集團選擇新加坡上市不是簡單地為了賣房,而是為了方便融資。
就完成上市的概率而言,胡建明向本報記者表示,綠地在新交所上市成功是大概率事件!澳壳皝砜,綠地、碧桂園等多家中國大型房地產商集中都在東南亞投資,在東南亞地區已經建立起品牌效應!焙飨颉蹲C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投資人來講,在同類資產中,綠地是一個穩健的公司,更傾向于投資它,所以說,綠地在新加坡上市的成功率很高。
胡建明稱,綠地的投資者可能是保險基金,國企基金等。另外,他預計,綠地在新交所上市后,股票表現將會比較平穩。
中國企業赴新上市或有小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據胡建明透露,目前包括綠地在內,有兩家有名的地產公司正在新加坡主板謀求上市,另外還有幾家地區性地產企業也在籌劃赴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事宜。
“大型房企都有專門的部門,不停地研究去哪個市場拿錢!焙飨颉蹲C券日報》記者直言,東南亞有好多華人企業、家族企業因利率低,都不會把錢放在銀行,更傾向于投資。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研究報告顯示,中信證券目前有幾十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或類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正在推進之中。中城聯盟投資管理公司作為201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股份轉讓系統上第一家私人房地產投資公司,也正在計劃推出為中國投資者量身訂做的房地產信托產品。
此外,中國優質的零售商業和辦公資產吸引了眾多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和香港的商業信托市場正在穩步發展并且吸引了眾多的中國“輕資產”開發商,在資產類型和結構方面會更具彈性,今年將會有眾多的交易相繼被推出。
|